浸大报告:中医药研究领域发展蓬勃 研究量远超全球科研平均增长率

香港浸会大学持续深化中医药领域的研究与创新,该校于今日(7日)携手国际权威学术数据机构发布了一份关于中医药科学发展的研究报告。这份名为《传承与创新:解码中医药科学发展轨迹》的报告,通过对2014至2023年间中医药科研文献的系统性计量分析,揭示了该领域的显著发展态势。数据显示,过去十年中医药研究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0.6%,这一数字远超全球科研3.9%的平均水平。浸大校长卫炳江指出,这项研究成果将为年底投入使用的香港首家中医医院提供重要决策依据。

中医药研究呈现爆发式增长

这份由浸大与爱思唯尔(Elsevier)联合发布的报告显示,在研究的十年间,全球共有188个国家和地区参与了中医药研究,累计发表文献超过20万篇。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中医药文献总量增长了近3倍,其中14.2%的论文位列全球被引用次数前10%的高影响力文献。卫炳江校长在发布会上强调,这份报告不仅是对中医药发展历程的系统梳理,更体现了浸大在传承中医文化的同时坚持科学创新的理念。他特别指出,随着香港首家中医院的即将启用,这些宏观数据将为医院的运营模式和服务设计提供重要参考。

人工智能赋能中医药创新发展

浸大副校长(研究及拓展)暨研究院院长吕爱平教授在接受采访时重点介绍了AI技术与中医药研究的融合前景。他指出,报告收录的多项前沿研究充分展示了人工智能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潜力。吕教授预测,AI将成为推动中医药现代化的重要工具,既能整合传统中医理论与现代医学知识,又能辅助解决复杂的科研问题。他同时强调,虽然AI技术发展迅速,但在临床诊疗中仍应保持辅助地位,医生的专业判断不可替代。针对香港中医药发展,吕教授建议特区政府加大投入,充分发挥香港医疗体系的国际化优势,在中西医结合领域打造具有全球示范意义的治疗方案。他特别期待即将投入运营的香港中医院能够成为中西医协作的典范机构。

升学资讯

News

  • 香港教育资讯
  • 香港升学攻略
  • 国际学校资讯
  • 香港进修读研
  • 招生问答